1引用的定義
引用時C++對C的一個重要的擴充,引用的作用是給變量起一個別名。
例如:
int a;
int &b=a;//聲明b是a的引用
經過以上的聲明,b就成為了a的別名,a和b的地位以及作用都是一樣的。
將b聲明為a的引用,不需要再為b開辟新的單元,b和a在內存中占同一存儲單元,它們具有相同的地址。
#include<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int a=10;
int &b=a;//聲明b是a的引用
cout<<"b="<<b<<endl;
a=a-5;
cout<<"b="<<b<<endl;
b=b-1;
cout<<"a="<<a<<endl;
return 0;
}
在程序中,
聲明了b是a的引用,然后輸出b=10;
然后使a的值減小5,再輸出b=5,說明b會隨著a的變化做出變化;
然后使b的值減小1,再輸出a=4,說明a會隨著b的變化做出變化。
在聲明一個引用的同時,必須同時對它進行初始化,即聲明它代表哪一個變量。在聲明變量b是變量a的引用后,就可以將b作為a的別名來進行操作,并且b不能再作為其他變量的引用(別名)。
聲明引用,而不進行初始化操作:
#include<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int a=10;
int &b;
return 0;
}
編輯器報錯
========================================
已經申明p為a的引用之后,在聲明p為b的引用
#include<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int a=10;
int &p=a;
int b=5;
int &p=b;
return 0;
}
編輯器報錯:
注意區分:
int &b=a;表示b是a的引用
int *b=&a;表示b是指針變量,并且b的值是a的地址
引用不是一種獨立的數據類型,必須指定其代表的某一類實體(如變量,類對象),不能定義引用數組,不能定義指向引用的指針,也不能定義指針的引用。
2 引用作為函數的參數
C++增加引用機制,主要是把它作為函數參數,以擴充函數傳遞數據的功能。
函數的參數傳遞有三種情況
將變量名作為形參和實參
這是傳給形參的是變量的值,傳遞是單向的。如果在執行被調用函數期間,形參的值發生變化,是不能反映到實參的。因為形參只是復制了實參的數值,兩變量并不是占用同一存儲單元。
#include<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void change(int x,int y);
int i=3,j=2;
change(i,j);
cout<<i<<endl;
cout<<j<<endl;
return 0;
}
void change(int x,int y){
int z;
z=x;
x=y;
y=z;
}
x復制了i的值,y復制了j的值。但i和j與x和y占不同的存儲單元,因此只改變x和y的值,并不能改變i和j的值。
將變量地址作為實參,指針作為形參
這種方式仍然是值傳遞的方式,不過他傳遞的不是變量的數值,而是變量的地址。因此可以在被調用函數中,通過調用指針指向的變量來改變相應變量的值。
#include<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void change(int * x,int * y);
int i=3,j=2;
change(&i,&j);
cout<<i<<endl;
cout<<j<<endl;
return 0;
}
void change(int * x,int * y){
int *z;
z=x;
x=y;
y=z;
}
因為是值傳遞,所以只改變指針的值,而不去改變指向的變量的值,還是不能改變相應的變量的值。
#include<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void change(int * x,int * y);
int i=3,j=2;
change(&i,&j);
cout<<i<<endl;
cout<<j<<endl;
return 0;
}
void change(int * x,int * y){
int *z;
*z=*x;
*x=*y;
*y=*z;
}
當改變指針指向的變量的值的時候,相應的變量的數值也會發生變化。
將變量名作為實參,引用作為形參
將變量名作為形參和實參和將變量地址作為實參,指針作為形參都是采用的值傳遞的方式。而引用作為形參的時候,采用的是地址傳遞的方式。
#include<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void change(int & x,int & y);
int i=3,j=2;
change(i,j);
cout<<i<<endl;
cout<<j<<endl;
return 0;
}
void change(int & x,int & y){
int z;
z=x;
x=y;
y=z;
}
在函數change的形參中聲明了a,b是整形變量的引用。當main函數調用change函數時,把實參i的地址傳遞給形參x,把實參j的地址傳遞給形參y,從而使i和x共享同一個單元,使j和y共享同一個單元。也可以理解成,把i的變量名傳遞給了x,把j的變量名傳遞給了y。
引用作為形參與指針變量作為形參的區別
1使用引用類型,就不必在swap函數中聲明形參是指針變量。指針變量要另外開辟內存單元,其內容是地址。而引用不是一個獨立的變量,不單獨占內存單元,引用的數據類型應該應該與實參相同。
2 在main函數中,實參不必用變量的地址,而是直接用變量名。系統向形參傳遞的是實參的地址而不是實參的值。
3 由于不能聲明指針的引用,那我們如何像指針那樣傳遞可以通過傳遞數組的首元素來實現傳遞整個數組的數據呢?
使用指針作為形參:
#include<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void Print(int *p,int n);
int a[5]={1,2,3,4,5};
Print(a,5);
return 0;
}
void Print(int *p,int n){
int i;
for(i=0;i<n;i++){
cout<<p[i]<<endl;
}
}
======================================================
使用引用作為形參
#include<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void Print(int &p,int n);
int a[5]={1,2,3,4,5};
Print(a[0],5);
return 0;
}
void Print(int &p,int n){
int i;
int *a=&p;
for(i=0;i<n;i++){
cout<<a[i]<<endl;
}
}
因為引用就是給原來的變量起了別名,并且不能聲明指針的引用,所以我們就聲明指針指向的變量的引用,然后再對引用取地址,就達到了這個目的。
為了更清楚的說明,下面再舉一個例子:
#include<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int i=10;
int *p;
p=&i;//將i的地址賦給指針p
int &y=*p;//將y作為指針p指向的變量的引用
cout<<y<<endl;
if(&y==p)cout<<"succeed"<<endl;//檢查y的地址和指針p的值是否相等
return 0;
}
#include<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int a[5]={1,2,3,4,5};
int &y=a[0];//聲明y作為數組的首元素的引用
int *p=&y;//將y的地址賦給指針p
int i=0;
for(;i<5;i++){
cout<<p[i]<<endl;
}
return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