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異常
異常:程序在運行過程中發生由于硬件設備問題、軟件設計錯誤等導致的程序異常事件。(在java等面向對象的編程語言中)異常本身是一個對象,產生異常就是產生了一個異常對象。 ——百度百科
二、異常體系
java把異常當作對象來處理,并定義一個基類java.lang.throwable作為所有異常的超類。 在java api中已經定義了許多異常類,這些異常類分為兩大類,錯誤error和異常exception。 其中異常類exception又分為運行時異常(runtimeexception)和非運行時異常, 這兩種異常有很大的區別,也稱之為非受檢查異常(unchecked exception)
和受檢查異常(checked exception)。
java異常體系結構如圖 所示:
1、error與exception
errorr往往是很嚴重的錯誤,是程序無法處理的異常,可以捕獲但是最好不要捕獲,因為捕獲了也解決不了,這個不是由程序產出的,底層出現問題就讓他它掛了吧,比如內存溢出(outofmemoryerror)、線程死亡(threaddeath)等。這些異常發生時, java虛擬機(jvm)一般會選擇線程終止。
下圖為程序模擬的內存溢出情景:
exception是程序本身可以處理的異常,這種異常分兩大類運行時異常和非運行時異常。 程序中應當盡可能去處理這些異常。
2、運行時異常和非運行時異常
運行時異常都是runtimeexception類及其子類異常,常見的異常有:空指針異常(nullpointerexception)、下標越界異常(indexoutofboundsexception)、算術異常(arithmaticexception)、類型轉換異常(classcastexception) 等,這些異常一般是由程序邏輯錯誤引起的, 程序應該從邏輯角度盡可能避免這類異常的發生。
下面將模擬這幾個運行時異常發生的場景:
1)數組下標越界異常
以數組下標越界異常為例分析發生的現象,在程序運行時,jvm能夠檢測到沒有a[3]這個索引,當檢測到數組下標越界異常后,jvm做了兩件事:
1創建出異常對象 new arrayindexoutofboundsexception(3);
2將異常對象拋出,拋給它的調用者。注:一旦異常被拋出,后面的程序就不再執行。
當它的調用者沒有對異常進行處理時,它的調用者繼續將異常向上拋出。以此類推,當main接收到這個異常也沒有對數組下標越界異常進行處理時,main就將異常拋給了jvm,jvm收到異常信息后又做了兩件事:
1將異常信息以紅色字體輸出到控制臺上;
2停止程序的運行。
2)空指針異常
3)算數異常 除數為0
4)類型轉換異常
非運行時異常是runtimeexception以外的異常,類型上都屬于exception類及其子類。
從程序語法角度講是必須進行處理的異常,如果不處理,程序就不能編譯通過,如io異常(ioexception)、sql(sqlexception)等以及用戶自定義的exception異常。
下圖顯示的是ioexception中的filenotfoundexception:
總結
以上所述是小編給大家介紹的java異常體系結構詳解,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原文鏈接:https://yq.aliyun.com/articles/255110?utm_content=m_35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