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賈斯汀,今天主要聊一聊關于線程的瓜!
先來看一下線程這張圖線程的幾種運行狀態之間運行流程:
看不懂沒關系,慢慢來學習,往下學習來繼續了解一下~
什么是線程?
- 線程是進程的一部分,是程序執行中的一條執行路線;
- 進程就是指程序在其自身地址空間的一次執行活動,是程序獨立運行的基本單位;
- 一個進程可以包含多條線程,一個條線程對應一個進程中的一條執行路線。
線程的幾種創建方式?
主要由四種方式創建線程:
- 方式1:繼承Thread類,重寫run(),無返回值
- 方式2:實現Runnable接口,重寫run(),無返回值
- 方式3:新建FutureTask + 實現Callable接口,重寫call(),有返回值
- 方式4:通過Executors工具類創建線程池 + 調用submit + 重寫Callable接口,重寫call(),有返回值
具體每一種創建方式說明及代碼實現如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
/** * 創建Thread線程的四種方式之內部類寫法 */ public class NewThread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Exception { //方式1 Thread t1 = new Thread(){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System.out.println( "方式1:繼承Thread類并重寫run()方法創建線程,無返回值" ); } }; t1.start(); Thread.sleep( 1000 ); //方式2 Thread t2 = new Thread( new Runnable()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System.out.println( "方式2:實現Runnable接口并重寫run()方法創建線程,無返回值" ); } }); t2.start(); Thread.sleep( 1000 ); //方式3 FutureTask<String> ft = new FutureTask<>( new Callable<String>() { @Override public String call() throws Exception { String result = "方式3:實現Callable接口并重寫call()方法新建FutureTask對象作為new Thread實例化參數創建線程,有返回值" ; return result; } }); Thread t3 = new Thread(ft); t3.start(); System.out.println(ft.get()); //輸出返回值 Thread.sleep( 1000 ); //方式4 ExecutorService pool = Executors.newFixedThreadPool( 5 ); Future<String> future = pool.submit( new Callable<String>(){ @Override public String call() throws Exception { String result = "方式4:通過工具類Executors創建線程池,調用submit新建Future對象并重寫Callable接口重寫call()方法創建線程,有返回值" ; return result; } }); pool.shutdown(); //關閉線程池 System.out.println(future.get()); //輸出返回值 } } |
線程的幾種狀態?
- 新建(new):通過上面介紹的某種方式新建線程即處于新建狀態;
- 就緒(Ready):調用線程的start()方法,首先進入就緒狀態,等待獲取CPU時間;
- 運行(Running):就緒狀態的線程獲取到CPU時間或阻塞狀態的線程恢復都可進入運行狀態;
- 阻塞(Blocked):運行狀態的線程可能因為IO阻塞或在synchronized同步代碼塊中都可進入阻塞狀態;
- 死亡(Dead):正常運行的線程執行結束或就緒狀態的線程直接調用stop()方法就會進入死亡狀態;
- 睡眠(Sleeping):調用sleep方法指定線程睡眠多久,會釋放CPU資源,但不釋放鎖資源,睡眠時間到后會重新進入就緒狀態;
- 等待(Waiting):調用wait會讓線程短暫的處于等待中,會釋放CPU資源,并且釋放鎖資源,進入就緒狀態。
線程相關的核心方法及作用?
- start:調用start()方法底層源碼會判斷線程狀態是否是新建狀態,不是則直接拋異常,并且后續會調用一個native本地方法start0,其底層通過JVM來進行調度最后調用run()方法執行;
- run:調用run()方法,底層會直接進入到重寫的run()方法并執行代碼塊內容;
- sleep:屬于Thread類的一個native本地static靜態方法,可以在任何地方調用sleep(1000)方法,期間會讓當前線程進入睡眠狀態1秒鐘,并讓出CPU資源,但不釋放鎖資源
- wait:屬于Object類的一個方法,只能在synchronized同步塊中進行調用wait(1000)方法,期間會讓當前線程進入等待狀態1秒鐘,不僅會讓出CPU時間,還釋放并釋放對象鎖資源
- yield:跟sleep一樣,也是Thread類的一個native本地static靜態方法,與sleep的最大區別在于Thread.yield()不需要指定暫停時間,并不會阻塞線程,而是進入就緒狀態,短暫的讓出CPU資源,這份CPU資源可能自己會再次獲取到,這個取決于調度器;
- notify:同wait一樣,也是屬于Object類的一個方法,作用是可以將wait()后等待的線程進行單個喚醒,并進入Read就緒狀態;
- notifyAll:同notify一樣,也是屬于Object類的一個方法,作用將當前對象上的所有等待線程喚醒,并進入Read就緒狀態;
- stop:該方法已被廢棄,不建議使用,該方法的作用是直接將線程結束,進入死亡狀態;
- interrupt:沖斷線程,不保證線程進入死亡、就緒還是繼續運行,不想stop可以直接沖斷一個正在運行的線程。 What's up!不來個點贊支持一下,這手指是金子做的?
到此這篇關于Java線程的全方位詳解的文章就介紹到這了,更多相關Java 線程內容請搜索服務器之家以前的文章或繼續瀏覽下面的相關文章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服務器之家!
原文鏈接:https://blog.csdn.net/qq_33414271/article/details/78522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