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垃圾回收機制
創建對象就會占據內存,如果程序在執行過程中不能再使用某個對象,這個對象是徒耗內存的垃圾。作為程序員不用關心回收垃圾對象問題,因為java
虛擬機會自動回收垃圾對象所占用的內存空間。
當一個對象成為垃圾后會暫時保留在內存,如果垃圾堆滿了,Java
虛擬機有垃圾回收機制,收集到的垃圾對象所占的內存空間,會給垃圾收集器釋放。然而程序會有很多的存儲空間。也可以通過調用System.gc()
方法讓java
虛擬機進行垃圾回收,當一個對象在內存中被釋放,可以通過finalize()
方法會被自動調用。
對象在內存狀態有三種:
- 可達狀態:當一個對象被創建后,有一個以上的引用變量指向它,這個對象就是處于可達狀態。
-
可恢復狀態:沒有任何引用變量指向這個對象。虛擬機進行垃圾回收之前,系統就會調用所有可恢復狀態對象finalize()進行清理。如果系統在調用
finalize()
方法時重新讓一個引用變量指向這個對象會再次變為可達狀態,否則,這個對象就進入不可達狀態。 -
不可達狀態:當對象與所有引用變量的關聯都被斷掉,系統已經調用所有對象的
finalize()
方法還是沒有使這個對象變成可達狀態時,那么這個對象將永久性地失去引用,最后形成不可達狀態。
java虛擬機垃圾回收的過程
例如以下代碼: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
class Person{ //定義finalize方法在垃圾回收之前被調用 public void finalize(){ System.out.println( "這個對象會被作為垃圾回收..." ); } } public class p9 { /** * @param args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TODO Auto-generated method stub //創建兩個Person的對象 Person p1= new Person(); Person p2= new Person(); //把對象設為null p1= null ; p2= null ; //調用垃圾回收方法 System.gc(); } |
輸出的結果是:
這個對象會被作為垃圾回收...
這個對象會被作為垃圾回收...
二、Arrays類
Java提供了Arrays類方便用于對數組進行操作。
Arrays有以下功能:
-
數組賦值:通過
Arrays.fill()
方法用于數組填充; -
數組排序:通過
Arrays.sort()
方法按數組所有元素進行排序,按從小到大的順序; -
數組比較:通過
Arrays.equals()
方法判斷數組元素值是否相等; -
查找數組元素:
Arrays.binarySearch()
方法通過二分法在已經排好序的數組中查找指定的元素,并返回該元素的下標; -
數組轉換字符串:
Arrays.toString()
方法將數組轉換為字符串并輸出;
Arrays類例子
代碼如下所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TODO Auto-generated method stub int [] a1 = new int []{ 5 , 2 , 3 , 9 }; int [] a2 = new int []{ 5 , 2 , 3 , 9 }; //Arrays.equals()方法判斷數組元素是否相等 System.out.println( "a1數組和a2數組是否相等:" + Arrays.equals(a1 , a2)); int [] b = Arrays.copyOf(a1, 6 ); System.out.println( "a1數組和b數組是否相等:" + Arrays.equals(a1 , b)); //toString()方法將數組轉換字符串 System.out.println( "b數組的元素為:" + Arrays.toString(b)); //Array.fill()方法數組賦值 Arrays.fill(b , 2 , 4 , 1 ); System.out.println( "b數組的元素為:" + Arrays.toString(b)); //Arrsays.sort()方法數組排序 Arrays.sort(b); System.out.println( "b數組的元素為:" + Arrays.toString(b)); } |
輸出的結果是:
a1數組和a2數組是否相等:true
a1數組和b數組是否相等:false
b數組的元素為:[5, 2, 3, 9, 0, 0]
b數組的元素為:[5, 2, 1, 1, 0, 0]
b數組的元素為:[0, 0, 1, 1, 2, 5]
三、選擇排序法
首先找到最小元素所在位置的下標(索引),將這個元素與第一位上的元素進行交換。
選擇排序法案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TODO Auto-generated method stub int arr[]= { 12 , 31 , 25 , 7 , 38 }; //定義一個數組 for ( int i= 0 ;i<arr.length;i++) { int temp=i; //數組中從i開始的最小的元素所在位置的下標(索引)賦值給temp for ( int j=i;j<arr.length;j++) { if (arr[j]<arr[temp]) { temp=j; } } //上面獲取了數組中從i開始的最小值的下標(索引)temp,索引把第i位上的元素與其進行交換 int temp1=arr[i]; arr[i]=arr[temp]; arr[temp]=temp1; System.out.println(arr[i]); } } |
輸出結果是:
7
12
25
31
38
四、總結
本文主要介紹了java
垃圾回收機制、Arrays
類、選擇排序法。java
的垃圾回收機制簡要的說明對象在內存中狀態分別有三種:可達狀態、可恢復狀態、不可達狀態
。通過一個java
虛擬機垃圾回收機制的案例幫助大家理解這個過程。Arrays
類方便用于對數組的操作,介紹了Arrays
的幾個功能。常用的選擇排序法,首先是找到最小元素的所在位置的索引,將這個元素與第一位上的元素進行交換。通過本文的學習,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到此這篇關于Java選擇排序和垃圾回收機制詳情的文章就介紹到這了,更多相關Java
選擇排序和垃圾回收機制內容請搜索服務器之家以前的文章或繼續瀏覽下面的相關文章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服務器之家!
原文鏈接:https://developer.51cto.com/art/202110/68669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