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們的印象中,服務器的發展是穩固不變的,但創意思維正在重塑服務器技術。
服務器是現代數據中心的關鍵。如今云計算、社交媒體和數據分析等發展趨勢正在改變對計算能力的需求,再加上對能源效率和靈活性日益增長的需求,服務器市場隨之不斷變化。
在過去一年中,全球服務器出貨量有所下降。根據調研機構IDC近期的數據顯示,2016年第四季度全球服務器市場銷售下降3.5%,為255萬臺。而調研機構Gartner公司則表示,2016年全球服務器出貨量同比只增長了0.1%。
這主要歸因于經濟不確定性以及一些客戶重新評估其硬件配置標準。另一個因素是公共云服務的采用,一些組織將服務配置轉移到云上,而不是在自己的數據中心中運行,從而導致他們需要更少的服務器,而大型服務供應商則需要更多的云計算。
不斷變化的世界
Gartner數據中心基礎架構和管理研究總監Adrian O'Connell表示:“超大規模客戶群體需要更多采購和更大容量的動態在一定程度上是真實的。”
不過,他補充說,企業目前仍然是服務器市場的最大用戶群體,而這一舉措并不表示是大規模遷移到公共云,而是逐漸地遷移。
“更多的情況是選擇哪些工作負載進入云計算,并且考慮如何在內部部署基礎設施方面引入更多的效率。所以這是到云的穩定轉變,而不是突然的搖擺。”他說。
這些超大型客戶采用的硬件通常與其他客戶運行的硬件不同。人們對于數據中心的印象比較刻板,認為就時一排排塞滿了標準化“比薩餅盒”的機架安裝系統,這與事實相差不遠,但其不同之處在于內部。
O'Connell說:“像AWS,Azure,Google和Facebook這樣的超大型硬件采購商往往會購買這些商品化的系統,這些系統通常具有從企業服務器中剝離出來的額外功能。”
這意味著放棄一些例如嵌入式生命周期控制器的功能,以提供一個標準化并保持成本最低的裸骨系統。這并不代表這些是二流的機架系統,因為它們一般安裝了大量的內存和最新的處理器。
相比之下,企業客戶往往會在更加混合的環境下運營,因此會擁有更多種類的服務器,包括機架和刀片系統,甚至一些塔式服務器。
刀片服務器可以追溯到早期在給定的空間內增加更多的計算能力。通常,將多個服務器模塊或“刀片”緊密打包成一個給其余的基礎設施提供電源、冷卻和連接的外殼,然后將每個外殼安裝到數據中心的機架中。
然而,根據Gartner公司的調查,刀片服務器系統占整體服務器支出的20%左右,很少有或根本沒進行標準化設計。這意味著由一個供應商生產的機箱不能與其他供應商的刀片式服務器兼容,會有鎖定客戶的風險。
同時,在過去幾年中,越來越多的企業接受了另一種進行了密度優化的服務器,它們結合了刀片服務器和機架服務器的一些功能和特點。這些通常在2U或4U機架式機箱中提供多個服務器節點,通常可以靈活地混合和匹配不同的模塊,以滿足客戶要求。
例如,戴爾公司的PowerEdge FX為客戶提供了一系列計算和存儲模塊,包括雙插槽和四插槽服務器節點,以及一個在單個模塊中包含四個獨立節點的高密度配置。
然而,機架優化服務器仍然占據服務器市場的最大份額,通常是總量的一半。
“1U,2U,4U機架優化服務器系統,這些仍然占據了相當大的市場份額,還有很多更傳統的服務提供商,二級和三級服務提供商,仍在購買相當多的機架優化系統。”O'Connell說。
基礎設施的超融合
超融合基礎設施(HCI)系統雖然只占整個服務器市場的一小部分,但市場份額在不斷增長。這種電器系統在節點集群中使用內部直接連接存儲來創建共享存儲池,并且通過簡單地添加更多節點進行擴展。
不過,超大型客戶能夠利用其批量購買能力進行自定義設計。例如,Facebook公司創辦的開放式計算項目(OCP)提供了一組規格,大型客戶可以將其作為原始設計制造商(ODM)來設計和生產產品。
LinkedIn公司也推出了一個名為Open19的類似方案,旨在滿足小型運營商和企業的需求。而微軟公司也通過開放式計算項目(OCP)開發了自己的規格。
其實,通過開放式計算項目(OCP)生產的一些產品就別比作是刀片服務器,但是做得更好,因為它們規定了單個機架中的系統共享電源和冷卻的規格,而這種規范不依賴于服務供應商。
然而,O'Connell表示,提供這些服務器的供應商往往不會為客戶提供與傳統服務器制造商所提供的售前和售后支持。不過,這對于超大規模運營商來說應該不是問題。
根據Gartner公司的數據,目前服務器市場中的最大受益者是華為,與去年同期相比,其在2016年第四季度的出貨量增長了64%。由于定價合理且擁有更加成熟的銷售渠道,華為超越了聯想集團,成為全球第三大服務器供應商。
O'Connell表示:“華為在網絡業務、市場渠道、企業信譽和售后服務方面占有很大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