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程序猿在夢中解決的 Bug
沒有人是不做夢的,在所有夢的排行中,白日夢最令人傷感。不知道身為程序猿的大家,有沒有睡了一覺,然后在夢中把睡之前代碼中怎么也搞不定的 Bug 給解決的經(jīng)歷?反正我是有過。
什么是 AOP ?
AOP 為 Aspect Oriented Programming 的縮寫,意為:面向切面編程,通過預(yù)編譯方式和運行期動態(tài)代理實現(xiàn)程序功能的統(tǒng)一維護的一種技術(shù)。AOP 是 OOP 的延續(xù),是軟件開發(fā)中的一個熱點,也是 Spring 框架中的一個重要內(nèi)容,是函數(shù)式編程的一種衍生范型。利用 AOP 可以對業(yè)務(wù)邏輯的各個部分進行隔離,從而使得業(yè)務(wù)邏輯各部分之間的耦合度降低,提高程序的可重用性,同時提高了開發(fā)的效率。
翻譯為人能聽懂的話來說就是: AOP 可以理解為在方法執(zhí)行前后可以去完成相同的業(yè)務(wù)邏輯,而不需要你去改業(yè)務(wù)代碼。舉個例子吧:現(xiàn)在有一個需求,要在項目中的每一個方法前面都輸出一句:開始執(zhí)行啦! 需求很明確了,常規(guī)的解決方式就是在每個具體的方法最前面加一句system.out.print("開始執(zhí)行啦!");
,冒出這個想法的程序員是普通程序猿,當(dāng)然,這是開個玩笑啦!這樣的代碼,如果一兩個方法用這樣的方式?jīng)]有任何問題完全可行,如果幾十個、幾百個這樣的方法呢?
這時候,我們就可以使用 AOP 來完成以上邏輯了,不需要改動任何一個方法,無侵入的方式來完成這個需求。
AOP 在實際項目中運用的場景主要有權(quán)限管理(Authority Management)、事務(wù)管理(Transaction Management)、安全管理(Security)、日志管理(Logging)和調(diào)試管理(Debugging)等。就是這些與業(yè)務(wù)邏輯不是很關(guān)聯(lián)密切的公共方法,我們就可以使用AOP。
Spring AOP 和 MVC 攔截器 又是什么?
通過上面的解釋,我是知道了,AOP 其實就是可以算一種設(shè)計模式,或者說一種編程思想,而 Spring AOP 就是 Spring框架 對 AOP 這種思想進行了一系列技術(shù)實現(xiàn)和封裝,讓我們只需要配置一下就可以達(dá)到這個模式,在配置文件中使用<aop:config>
元素。那MVC 攔截器
又是什么鬼呢?可以理解為是 Spring MVC 框架對 AOP 的一種實現(xiàn)方式,在配置文件中使用<mvc:interceptors>
元素進行配置。這兩種方式就是實現(xiàn)了 AOP 的編程思想,我們只需要進行一定的配置就可以了。現(xiàn)在好多人也都把 Spring AOP 和 MVC 攔截器看成是一種相同的方式,都叫攔截器或AOP。
開始擼一下代碼
1.新建一個TestInterceptor
類繼承于HandlerInterceptorAdapter
。
具體代碼: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
package cn.mayongfa.interceptor; import javax.servlet.http.HttpServletRequest; import javax.servlet.http.HttpServletResponse;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web.servlet.ModelAndView;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web.servlet.handler.HandlerInterceptorAdapter; public class TestInterceptor extends HandlerInterceptorAdapter { @Override public void afterCompletion(HttpServletRequest request, HttpServletResponse response, Object handler, Exception ex) throws Exception { // 請求處理完成之后 System.out.println( "請求處理完成啦!" ); super .afterCompletion(request, response, handler, ex); } @Override public void postHandle(HttpServletRequest request, HttpServletResponse response, Object handler, ModelAndView modelAndView) throws Exception { // 處理器執(zhí)行完畢之后 System.out.println( "處理器執(zhí)行完畢啦!" ); super .postHandle(request, response, handler, modelAndView); } @Override public boolean preHandle(HttpServletRequest request, HttpServletResponse response, Object handler) throws Exception { // 處理器實際執(zhí)行之前 System.out.println( "處理器執(zhí)行之前!" ); return super .preHandle(request, response, handler); } } |
- preHandle(..):它在處理器實際執(zhí)行 之前 會被執(zhí)行;
- postHandle(..),它在處理器執(zhí)行 完畢 以后被執(zhí)行;
- afterCompletion(..),它在 整個請求處理完成 之后被執(zhí)行。
這三個方法為各種類型的前處理和后處理需求提供了足夠的靈活性。
2.配置一下/WebContent/WEB-INF/springMVC-servlet.xml
中的<mvc:interceptors>
元素就可以攔截請求了。
1
2
3
4
5
6
7
8
9
|
< mvc:interceptors > <!-- 直接定義在mvc:interceptors根下面的Interceptor將攔截所有的請求 --> < mvc:interceptor > <!-- 定義在mvc:interceptor下面的表示是對特定的請求才進行攔截的 --> < mvc:mapping path = "/api/**" /> < bean class = "cn.mayongfa.interceptor.TestInterceptor" > </ bean > </ mvc:interceptor > </ mvc:interceptors > |
當(dāng)然,你可以根據(jù)你的需求進行攔截,我這里攔截的是api路徑下面的所有請求。
3.測試一下
我的項目中有個 /api/user/getlist
請求,在瀏覽器輸入試一下。
請求數(shù)據(jù)成功,看一下控制臺輸出:
看到我們在TestInterceptor
類中輸出已經(jīng)打印出來,這就是Spring AOP 攔截器的基本實現(xiàn)。到這里,你應(yīng)該明白了如何使用 AOP 來進行一些與業(yè)務(wù)邏輯無關(guān)且必須在代碼前后執(zhí)行的一些通用方法了,這就是我理解 AOP 的作用吧。
下載地址:SpringDemo.rar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內(nèi)容,希望對大家的學(xué)習(xí)有所幫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服務(wù)器之家。
原文鏈接:http://www.cnblogs.com/mafly/p/SpringAOP.html